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2章 为所欲为无忌惮(1 / 2)

崩坏历2940年。

魏明帝曹叡(曹操的孙子,曹丕长子)病逝,年仅8岁的曹芳正式即位。

曹芳,字兰卿,因曹叡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所以曹芳被曹叡收为养子。

曹芳的出生来历一概不详,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操的曾孙。

同年,观星趁机第九次出兵北伐,剑指长安,一举攻破了曹魏那经营了19年的政权(按曹丕称帝时算起)。

不过观星并不开心,她在五年前,第五次出兵北伐时就已经失败了。

五年前,是梧桐让她停留在尘世的截止日期。

观星心有不甘,并没有回去。

她的心中很清楚,如果她走了,蜀汉就完了,观星这些年付出的全部心血也会跟着付之东流。

蜀汉的国力太过弱小,阿斗很难扶起来,于是,观星选择了硬扶,看到长安城被破的那一刻,观星的心中才稍定,阿斗好像真的让她扶起来了。

可观星的心中仍然很忧虑,因为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北伐成功也只是一个开始,曹氏与司马氏并没有垮台,他们退到了更北方。

如果他们与北方的游牧民族联合了,那事情反而更糟了。

而且,孙权那个狗东西,又一次发挥了他那一贯地优良传统和作风——背刺队友。

他看到观星北伐成功后,便坐不住了,直接率军进攻了蜀汉。

幸好观星防着他呢。

否则蜀汉可能没亡于对手,反而亡于了“队友”。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这都没打下来,不愧是他。

观星对孙权的感官很不好,但迫于形势,不得不与他合作。

孙权为人很“正直”:封孙策为王,嫁妹赔夫又折兵,待功臣凉薄,立太子却宠鲁王,向曹丕称臣却反叛,联刘备而刺关羽……

为弟不恭,为兄不义,为君不仁,为父不慈,为臣不忠,为友不信……他似乎只有一个孝字。

观星认为,孙坚可称豪杰,孙策可称英豪,周瑜可称俊杰,孙权,呵呵。

他领兵打仗更是有一手的。

张辽能以八百人击退孙权的十万大军,孙十万之名不是浪得虚名。

张文远估计自己也没料到,他本以为能在历史上留下个名字让后人知晓就不错了,没成想被孙仲谋一波操作抬进了武庙。

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备、操耳。

不过,即便如此,观星也不打算找东吴算账,更不打算攻打东吴。

那地方易守难攻,不论观星多么不喜欢孙权,也不得不承认,守成这方面,他还是很有能力的。

而且东吴那地方人杰地灵,谁也说不准,打它的话,会不会再蹦出来个什么“周瑜”、“陆逊”之类的人物。

与其攻打东吴,不如等着孙权晚年昏庸,内部混乱,自取灭亡。

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中原大地上连年征战,汉族式微,北方游牧,南方蛮族等少数胡人没有了压制,逐渐发展了起来。

这也让观星隐隐有些不安。

她认为,如果再不休养生息,继续打下去的话,汉人势必衰弱,胡人也一定会借此之际入侵中原,使中原沦陷,导致无数灾难,汉民族甚至会因此灭亡。

观星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这比大汉灭亡还让她接受不了。

其实现在的汉人已经衰弱了。

战争一直都是悲惨的,这么多年以来,百姓们至少死亡了4~5000万人口。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但观星估计,如今各地的汉人加在一起,也不过1000万人口。

战乱时很少有妖兽出现,也是这个原因。

虽然北伐成功了,但蜀汉并不强盛。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魏仍然很强盛。

前有退守的曹氏、司马氏暗中窥视,后有东吴背刺,外有胡人虎视眈眈。

蜀汉不稳!三国局面并未终结。

最主要的是,留给观星的时间不多了,她呆在尘世的时间早就过了,观星不知自己还能拖多久。

说不定,明天梧桐就会派人来,接她上山。

如果她走了,中原咋整?如果她不走,她又该如何自处?

一面是家国大义,一面是师傅恩情。

观星又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