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两千三百一十章方式(1 / 1)

在贫困地区建设工厂,会衍生出来很多的机会,首先是当地老百姓就业机会增加,只要是到工厂当中工作,那么,工厂每个月都给他们开工资,自然他们手中就有了钱。

而工厂在当地开起来,又会带动工厂周边的环境,工厂的周边也会出现小繁荣的景象。

在工厂当中工作人的越多,这种效应就越大,都不说这些工厂的工人家属到这边来回带动经济,就是工厂当中上班的工人和干部,就会带动当地的经济。

无论是他们工厂搞食堂,还是工人自行在当地解决饮食问题,这都会让当地人菜肉禽等等东西有地方售卖,也就解决了当地人民买卖东西难的一种境地。

工厂越多,需要的东西就越多,用到的人也越多,一个地方的经济就能够有循环开来的一种可能。

像忠信公司最初的时候,是给宏克力这边的乡镇的贫困人家免费拿鸡雏鸭苗什么的这些个东西给他们去养,他们养的过程当中,还有人交给他们养殖的一些注意事项,等他们这些家禽养殖成功以后,忠信公司还对这些个鸡鸭鹅进行回收,也就是说,这些人就是付出一些简单的劳动,用家里面的一些粗粮以及喂喂水等事情获得了大量的家禽。

忠信公司没有到宏克力那边的时候,当地的人哪怕是过年的时候,也是不见得能够吃上一顿饺子的,其中有的家庭,哪怕是过年都是一样,就是苞米面大碴子咸菜,一年到头就是这些东西,因为他们手中没有钱,也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吃。

而通过忠信公司让他们进行养殖,在那边建设工厂以后,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宏克力乡当年在整个江城地区,可以这样来讲,是属于那种经济倒数第一,人们生活质量倒数第一的乡镇,当时只要一说是宏克力乡镇那边的人,大小伙子想要找对象那都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当时有一句老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宏克力那边穷的连自己都快养活不起了,谁家的姑娘也不是傻子,谁往那种火坑里面跳啊!

等到了忠信公司在那边进行看了一系列的措施之后,现在的宏克力乡是江城周边经济实力正数第一的乡镇,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城市的生活水平。

附近乡镇的人在这个时候都开始到处打听宏克力乡这边有谁是单身,想要让自家的女儿嫁到宏克力乡这边,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宏克力乡这边找到合适他们做的事情。

忠信公司最大的养殖基地这个时候就在宏克力乡,无论是生猪养殖还是牛羊的养殖,都已经是形成了大规模,全国最先进的养牛养猪的基地就在这里,全国各地不说每天都有人到这边来参观,到这边来学习经验也是差不多少,可以这样说,宏克力乡在忠信公司的引导下,已经走出了他们自己的路,让他们开始全员走向富裕。

李忠信的想法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看一看在金钱方面,或者是说经济方面,怎么样能够给予这些贫困乡村帮助。

另外的一种帮助呢!那就是医疗帮助,在贫困山区,几乎没有一家医院,连诊所都十分的罕见。

而这里有很多的老人小孩,他们是急需医生的,他们如果说生病了,那就是简单地吃个什么去痛片或者是感冒药,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的药的选择,就是有好药,他们也是买不起的。

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这些贫困地区的人的寿命都不是很长,甚至有一些孩子岁数不大就夭折了。

如果村子里面的孩子有了什么急病,他们要看病的话,至少要跑几十里或者是上百里路,才能够到乡镇的卫生所进行看病。

我们都知道,乡镇的卫生所的医疗水平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形。也就是说,大部分贫困山区的人们都是听天由命的那种,李忠信觉得,他们也应该对这些地方的人进行一些医疗方面的帮扶。

忠信公司有医院,也有属于自己的医学院,在这个时候,忠信公司的医院和医学院都应该抽调一部分医生和实习医生,让他们也进入到贫困山区当中,为那些个贫困山区的人们做一些贡献,给他们看看病,给他们拿一些药,帮助一下那些贫困山区的人。

这个事情呢!李忠信会逐渐和国家领导人们谈一谈,看一看能不能拿出来更加有效的一种方式来做这个医疗方面的事情,单靠忠信公司来做这个事情,绝对是杯水车薪,但是,李忠信还是会让他们来做这个事情,因为李忠信要通过这些人的反馈获得一些最真实的东西,而不是耳听为虚。

帮助贫困山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帮扶。

在山区,由于很多是几个村落的小孩集中在一所学校上学,导致很多小孩每天需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赶往学校,而学校的条件也是极为简陋,更别说像样的教学设备了!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山区的未来,就首先要在教育上下功夫,让这些小孩能够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享受到知识带来的快来,尽早走出大山。

忠信公司每年给贫困山区的教育捐助是相当高的,甚至可以说是超过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大中型国企,因为李忠信心中清楚,一个国家,只有全民的教育跟上去了,那么,才会让国家的整体发生变化,才会越来越好。

贫困山区的桌椅什么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那种破破烂烂的,学校也是一样,学生呢!都是当地村屯里面的孩子,大部分人都很愚昧,他们不相信通过学习能够改变他们孩子的命运,他们觉得,孩子们就应该和他们一样,过着他们的那种生活。

大孩子看小孩子,大孩子该做什么农活就做什么农活,生下来这些孩子,就是让他们来干活的。